德国 车年检(德国汽车年检制度)

车头条 2023-09-09 15:07:04

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的车需要年审?有很多国家汽车需要年检,例如: 1、德国 德国前三年需要检查一次,往后便是每两年检查一次。德国年检与中国年检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年检机构并非归属政府,而是由专业的检测机构负责。 2、美国 美国:局部地区免检,排标与出厂一致 美国的汽车年检有点特别,因为美国由多个洲组成,而每个洲之间的制度几乎都有所区别,汽车年检制度也一样。部分地区无需检测,部分地区每年一检或两年一检。像阿拉巴马、阿肯色、密歇根、佛罗里达、堪萨斯等多个州都不需要检测。 而在美国一年一检的地区(马萨储塞洲等)的年检过程也相当简单,从开车上线到年检结束,整个过程也就三五分钟。此外,年检地区的排放标准是根据汽车出厂时排放标准来检查:假如该车出厂时是国一排放,那么以后年检只需符合国一排放就行。 3、日本 和德国一样,日本的新车三年内免检,其后都是两年一检。但是与德国有所区别的是,日本在年检前需要对汽车进行全面的保养,此项工作名曰“点检”,而在年检前需要携带“点检证明”,非常正式。 在年检上,日本同样可以去政府授权的一些4S店、加油站和维修点进行,而在费用和服务上也相当合理。在年检方面,日本主要围绕安全和环保来进行,主要对刹车与灯光进行检查。但日本的排放标准要求是:只要有三元催化就能过年检,排放标准与美国一样都是采用出厂标准。 4、中国 中国针对小汽车的年检制度是: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年检验2次。 需要注意的是,前6年免检只是省去“上线检查”,但还是要每2年到车管所领取年检标,并将年检标粘贴在前挡风玻璃右上角的。 5、英国 在英国,行驶两年以上的车辆每年都要做MOT测试,有了MOT文件证明才能买路税,才能合法上路。在新西兰,5年以上的车每半年检一次,全车都要检查,连轮胎胎纹都要拿尺子来量,达不到深度必须要换胎才能通过。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看完这几个国家的汽车年检后,车主:没对比没伤害啊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汽车年检仅中国才有?一个国家。 据查我国是全世界唯一实行汽车年检制度国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第十三条的规定, 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第十一条的规定,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所以,不去年检,车子是不能上道路行驶的,查到了不但要扣车还要罚款。年审是为了车辆能够以健康的状态上路行驶,进而保障驾乘者的安全。一般来说,私家车6年以内的新车每两年年审一次,超过以后一年一审,超过15年每6个月审一次。在韩国,对于营业用车要每年检查,而对于私家车要宽松些,头四年每年年检,之后每两年检查一次。而在类似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期间,还有免费的车辆检查。 在澳大利亚,头五年的新车不需要年检,只要买第三方的交强险,五年后必须年检德国无论私车还是公车都实行统一的标准,在德国任何车辆都必须有正式牌照否则不得上路。而且车牌的号码前面都贴着醒目的圆形日期标注。新车三年内年检,其他车辆则必须每两年做一次检测,主要检测车辆的各项安全性能和尾气排放是否达标。也就是说看这辆车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是否符合德国的基本上路标准,尤其是对尾气排放,德国要求非常严格。 看看下面那些据查,所知,你们怎么有脸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大放厥词?在韩国,对于营业用车要每年检查,而对于私家车要宽松些,头四年每年年检,之后每两年检查一次。而在类似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期间,还有免费的车辆检查。 在澳大利亚,头五年的新车不需要年检,只要买第三方的交强险,五年后必须年检 德国无论私车还是公车都实行统一的标准,在德国任何车辆都必须有正式牌照否则不得上路。而且车牌的号码前面都贴着醒目的圆形日期标注。新车三年内年检,其他车辆则必须每两年做一次检测,主要检测车辆的各项安全性能和尾气排放是否达标。也就是说看这辆车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是否符合德国的基本上路标准,尤其是对尾气排放,德国要求非常严格。全世界仅中国实施汽车年检。 车辆年检,就是指每个已经取得正式号牌和行驶证的车辆都必须要的一项检测,相当于每年一次按《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给车辆做体检,及时消除车辆安全隐患,督促加强汽车的维护保养,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验车。跑高速转速也不过3千,为何年检飙到5千?真是为了毁车?对于年检,争议一直不断。最大的呼声便是“取消”! 2018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取消七座以下私家车年检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汽车年检制度利弊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从民意来看,部分观点认为年检对私家车的安全性能影响很小,车检行业乱象丛生,损害群众利益,为方便群众,减少社会资源消耗,应该取消年检制度。 然而至今,年检非但没有取消,项目还增加了,费用也涨了。年检到底怎么了? 01为什么喊了这么多年,年检依然不取消“取消年检”这个口号被喊了很多年,但一直都没有实现过。年检真的一无是处吗?其实不然。 年检本质上是一件利己利他的事。许多车主认为,自己的爱车,谁不会好好保养?一有问题,肯定上维修厂去。但事实上,目前国内,买车的人不少,真正懂车的人不多。明显的毛病容易看出来,但涉及到复杂一些的问题,往往不易觉察或不明所以。这时候,问题车就容易被开上路。由实际情况来看,因车辆本身技术故障引发的事故后果基本都很严重。 有的车主喜欢改装车,一到年检就被“大扒皮”;有的车主小看了汽车的尾气排放,不当回事……如果取消年检,没有了强制性的规范,非法改装车、盗抢车辆、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问题就会失控,机动车最基本的安全性能无法保障,道路交通将隐患四伏、险象丛生。 02别的国家有年检吗?不同国家,有同样的汽车。那么别的国家有这么烦人的年检吗? 事实上,有的国家车检更严。欧洲的主要国家都有车检,按欧盟的要求,成员国应该在新车不晚于4年后开始定期检验,检验周期不长于两年。而德国的私家车年检,是新车3年后就检,两年一次。“脱欧”的英国,车检更严,新车3年后开始车检,且一年一检。 美国的车检,各个州的政策差别较大。有的州需要定期强制车检,车检项目一般比国内的多,比如纽约的车检,包含车身、底盘、悬挂、轮胎等方面的查验。但有的州则没有汽车检验。 据了解,全世界车检最严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私家车,新车3年后两年一检,正式检车前, 先要找有资质的地方去做“点检整备”,相当于预检;日本的检查比较仔细,比如会检查有无油液渗漏、底盘部件有无松旷等。“点检整备”加上正式检车,通常需要两天时间。 可见,我国的车检制度相对是比较宽松的。那为什么车主们仍深陷“车检”沼泽叫苦连天? 03当我们唾弃“年检”时,我们在唾弃什么?事实上,大多数的车主反对的并不是年检本身,而是年检背后的劣质服务与体验。这就像,我需要吃饭填饱肚子,但今天中午点的午餐让我难咽下肚,以至于我已经忽略了肚子饱不饱这件事,第一时间只想到这个饭真难吃,再也不点它了。 关于年检的吐槽,大家经历过的听过的一定不少。年检备受诟病,主要有这几方面原因。 ① 检测人员不够专业,违规检测 检测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未经系统培训或者只是经过简单培训,不熟悉国家标准和操作规范。车主开着爱车去年检,之后车子当场报废或需高额维修,发现竟然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此前,就曾有车主爆料,工作人员将他的大众辉腾当成了两驱的帕萨特,用两轮驱动车的检测方法去检测四轮驱动车,结果导致变速箱直接报废。 小编认为,年检既然是一项强制政策,说明其重要性不可小觑,那么相应的检测人员也应当展现出更专业的素养,而非“走过场”,继而消耗车主对年检的信任度。 ②黄牛乱象丛生,欺诈扰民 检验机构的车托、黄牛等非法中介一直是车检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机构周边道路经常有站街拦车的非法中介,打着各种代办、调试、修理幌子,一边拉拢机构内部员工,一边“引导”车主:“不代办很麻烦很难过的”……他们夸大车辆通过年检的难度,甚至直言自己与机构内部工作人员有关系,可以帮助通过年检。最后,车主可能面临,既损失钱财,车子的性能也受到损伤。 当然,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一船人。的确也有合法合规的中介存在,给无法亲自去上线年检的车主提供代办需求。行业里需要的,是合规化的黄牛。而黄牛的合规化与车检机构的合规化,事实上是系在同一根绳索上的。 ③ “暴力检车”引争议,车主:你们在毁车? 对年检的争议中,“暴力检车”是车主们最心疼又无奈的。 许多车主觉得,自己平时爱惜车从不急踩油门,发动机转速一般不超过3000转(rpm),但年检上线检测尾气,上来就是油门到底,发动机响起巨大的轰鸣声。更气人的是,检测完后,故障灯亮了好几个。 难道国内的检测机构真的这么猖狂?假以流程规定的名义对着一辆辆车“暴力”? 年检时,一脚油门5000转,其实是为了做尾气检测。而车检所的尾气检测依据是《国标GB18285-2018》,标准里面规定了4种尾气排放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双怠速法、稳态工况法、瞬态工况法和简易瞬态工况法。 我们平时看到的“暴力年检”,就是双怠速法,主要操作是引车员将发动机从怠速状态加速至70%额定转速,运转30秒后降至高怠速状态。而一般家用车的红区转速是7000,达到70%,也就是4900转。 这样检测是基于:双怠速工况的排放比平时要高,如果车子在这种转速下排放能够符合标准,那么,优质工况下也会符合标准。 至于为啥检测完故障灯会亮?业内人士解释道,因为上制动检测台,会分别对前后轮进行制动性能测试,就会有某一轴车轮不转动,车辆ABS/ESP系统未检测到轮速信号就会认为某轮传感器故障,会自动记录故障码,导致系统报警。一般这种情况下,不用去维修厂,开一会灯就灭了。 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车主表示,平时根本开不到这么高的转速,这样测试只是在毁车,并没有必要。 年检到底“毁不毁车”,你怎么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欧盟成员国的汽车可以异地年检和过户吗?比如说德国的车牌在法国可以过户或年检吗?车牌号是哪里的就需要从哪里年检,如果是异地审车,从车辆所在地开一张异地年审证明就可以。进口汽车年检要几年检验一次汽车年检时间不是按照进口或国产划分,而是根据车型划分的,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规定: 第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一)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二)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三)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四)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五)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 营运机动车在规定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扩展资料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中规定: 6.1.1.1 注册登记检验时,送检机动车的车辆品牌/型号应与机动车出厂合格证(对进口车为海关货物进口证明书)一致。 6.1.3.1 注册登记检验时,送检机动车的发动机号码(或电动机号码)应与机动车出厂合格证(对进口车为海关货物进口证明书)一致,并符合GB 7258的相关规定。 6.8.1.3 对于三轴及三轴以上的多轴货车,按照附录C.3方法加载后,加载轴的轴制动率应大于等于50%,加载轴制动不平衡率符合GB 7258-2012中7.11.1.2的要求。 6.8.1.4 对于并装双轴、并装三轴的挂车,组成汽车列车按照附录C.3方法加载后,加载轴的轴制动率应大于等于45%,加载轴制动不平衡率符合GB 7258-2012中7.11.1.2的要求。 6.8.1.5 路试检验行车制动性能时,应符合GB 7258-2012中7.10.2的相关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无论进口汽车还是国产新车!新车都是六年年检车辆,六年之内需要每隔两年去车管所,领取年检标志和环保标志的去的时候需要带上车主身份证,行车证还有保险单。总是以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儿原装进口车多少年后一年要年检二次?一年要年检二次与是否原装进口车无关,只与车辆的型号和使用性质相关。 (一)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二)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三)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四)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五)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营运机动车在规定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六)超过报废年限的车辆不可以再过户(买卖),但可以继续使用;买卖的话可以先到车管所办理该车的报废单(注销该车的档案),然后买卖。 遵守制度: 我们要遵守制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年检一年要年检二次与是否原装进口车无关,只与车辆的型号和使用性质相关。车辆年检规定如下: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一)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一年就要年检两次。 (二)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一年就要年检两次。 (三)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一年就要年检两次。 (四)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五)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一年要年检二次与是否原装进口车无关,只与车辆的型号和使用性质相关。车辆年检规定如下: 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一)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二)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三)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四)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五)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