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COD值偏高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效果,甚至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面对COD值偏高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呢?下面我将从一些常见的问题出发,为大家介绍一些解决方案。
什么是COD值?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是指污水中所有可氧化的物质,在氧化剂(通常是二氧化氯或硫酸钾)的作用下所需的氧气量。COD值可作为评价水质的一项指标,也可以用来检测污水处理的效果。
为什么COD值会偏高?
造成COD值偏高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点:
1.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油脂、蛋白质、淀粉等。
2.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如铬、镉等。
3.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如氯化物、硝酸盐等。
4.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如硫酸、盐酸、醋酸等。
5.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如何处理COD值偏高的污水?
1. 调整pH值
污水处理时,pH值的调整对COD值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偏酸性的污水,可以适量加碱性药剂来提高pH值,反之,则可以添加一定量的酸性药剂。另外,pH值的调整还可以促进污泥的沉淀,有利于COD值的降低。
2. 采用生物法处理
生物法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的处理方法。通过增加微生物数量或者优化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可以促进COD值的下降。但是,在处理COD值较高的污水时,需要注意适当延长处理时间,以增加微生物对有机物质的降解能力。
3. 采用物理化学法处理
物理化学法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的处理方法。对于COD值较高的污水,可以采用氧化、还原、沉淀、吸附等方法进行处理。例如,可以通过添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臭氧等,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成无机物质;或者采用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将有机物质去除。
4. 增加曝气量
曝气是指在生物法处理过程中,向曝气池中通入空气,以促进微生物代谢过程的处理方法。增加曝气量可以增加污水中的氧气量,进而促进微生物的代谢过程,降低COD值。但是,需要注意控制曝气量,以免产生过多的泡沫,影响处理效果。
5. 合理排放废水
除了在处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排放废水也是保证COD值控制低的重要环节。例如,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排放含有高COD值的废水,或者在排放之前进行预处理,将COD值降至最低。另外,还可以对废水进行分流处理,将COD值较高的污水单独处理,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以上就是针对COD值偏高的污水,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不同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因此,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取得最佳的处理效果。